梧桐枝繁百鳳棲
——寫在第五屆全球邵商大會召開之際
法制周報·新湖南 見習記者 周玉意 通訊員 李再新 林尹俊 肖薇
邵商集結風云動。12月22日至30日,第五屆全球邵商大會如約在邵陽舉行。一張張熟悉親切的臉龐相見、一雙雙熱情有力的雙手相握……梧桐枝繁百鳳棲。自首屆全球邵商大會吹響天下邵商集結號以來,兩年一次的邵商大會已成廣大邵商共敘鄉情、共謀發展的大舞臺。
本屆全球邵商大會是一次創新、務實的大會。與往屆相比,本屆邵商大會將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產業鏈組團和縣(市、區)組團相結合、主會場活動與分會場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分別舉辦先進裝備制造產業、中非經貿產業園、東盟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新經濟產業,智能家居產業、顯示功能材料產業等多場對接會。大會期間,該市還將舉辦“迎老鄉 回故鄉 建家鄉”成果展,全面展示邵商在家鄉建功立業的功績。
100萬邵商、萬億元資產……廣大邵商砥礪前行、追求卓越,已成為湘商王牌勁旅,他們富而思源、回報桑梓,用實際行動釋放著心中的家國情,樹起了一座座反哺家鄉、履行社會責任的豐碑。
凝“鄉”聚力同譜“興邵”曲
邵陽經開區一角
12月18日,第五屆全球邵商大會武岡分會場舉行招商簽約儀式,本次簽約的14個項目涉及技術研究、影視文化、旅游、現代農業、服裝加工、電器制造、跨境電商等領域,總投資70.75億元。
在本屆邵商大會啟幕前,邵陽縣、武岡市分別舉行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共有34個項目簽約,簽約金額超過100億元。
邵商聚首,情懷之外,更為“產業興邵”而來。自首屆全球邵商大會以來,回歸的資金規模超過3000億元,占邵陽招商引資總額的近八成。在第三屆邵商大會上,邵陽市委、市政府向全世界的邵商發出總部、產業、資本、市場、科技、人才、公益、旅游等八大回歸的“邀請函”,廣大邵商情系家鄉謀發展,紛紛回鄉投資興業。
“我的父親是邵陽人,這一份難以忘懷的家鄉情懷,讓我毫不猶豫的選擇回到邵陽開廠。”今年30歲的樊祺是回邵創業大軍中的一員。從英國留學回來后,2016年9月,回鄉創辦了湖南圣菲達服飾公司,開拓了國內和歐洲2大主體市場,產品從泳裝拓展到潛水服、騎行服等。
共敘故園情,同譜“興邵”曲。邵陽在全省首倡“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邵陽市委、市政府視邵商為推動邵陽創新發展的新力量,對他們高看一眼、厚愛三分,催生出邵商組團回鄉興產業的“歸巢效應”。泰國湖南商會會長劉純鷹以商會為紐帶,投資10億元人民幣在邵陽經開區建設邵陽東盟科技產業園,已簽約企業40余家并陸續入駐。由邵商投資的邵陽浙商產業園、邵東廣東工業園、武岡浙商產業園、新邵浙江產業園等園區正在加快籌建,將成為沿海地區邵商企業抱團成鏈回鄉發展又一新引擎。
“全市12個湘商產業園引入的863家企業80%以上是邵商。”邵陽市商務局負責人介紹,近4年來邵陽返鄉投資的邵商數量、投資總額和項目質量超過了之前10年的總和。
栽“梧”引鳳集聚“強磁場”
在邵陽縣工業集中區,至今流傳著一個被“嚇跑”的老板又回來了的故事。在廣東東莞的邵商劉斌經營著一家外向型企業,幾年前,在邵陽縣誠邀下愿意回來投資,但幾次考察后,“嚇得趕緊跑”。原來園區配套不行,項目不好落地。2018年底,劉斌又回來了,將企業搬到了家門口。
“嚇跑”又回來,折射的是邵陽營商軟硬環境的變化。近年來,邵陽市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和“產業興邵”戰略,通過建設園區、出臺政策和優化營商環境,吸引邵商、客商投資興業。
亞洲富士電梯
邵陽精心打造“滬昆(高速)百里工業走廊”,將交通動脈變身工業聚集區,通過工業地產、園區開發、園企共建等三種方式,先后建成11個省級園區,建成標準廠房522萬平方米。同時圍繞園區加強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全市園區累計完成配套基礎設施投資63.02億元,工業要素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為加快邵商回歸,近年來,該市先后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的決定》《關于加快推進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迎老鄉回家鄉創業發展的若干支持意見》等一系列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政策文件,成立邵商聯絡辦公室,主動服務邵商;整合行政審批職能,將232項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全面下放,讓邵商回鄉投資安心、放心、省心、順心。
“在沿海開放地帶辦不成的事情,在邵陽辦成了。”談起將企業從東莞搬到邵陽發展,亞洲富士電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要輝直言是政府優質服務感動了自己。王要輝是邵陽縣人。2015年,當邵陽市向他伸出橄欖枝時,王要輝出于擴大公司影響和生產的考慮,需要將公司更名為“亞洲富士電梯股份有限公司”,而其位于深圳的總部也只能名為“深圳亞洲富士電梯股份有限公司”。聞聽客商要求,邵陽市安排專人負責,不到4個月,就將“亞洲富士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遞到他手中。
有了梧桐樹,還要有優質的服務才能留住企業。邵陽市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邵十條”,從審批、融資、納稅、用工保障、降成本等10個方面提出明確的措施,通過減環節優流程、壓時限提效率,給予投資者看得見摸得著的“真金白銀”,不斷激發市場內生活力,持續打造最優發展環境。
“2天時間就辦妥了食品經營許可證變更業務,為公司加快生產進度、增加產能產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提及我市政務服務水平,湖南省天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品控經理咼亞波感觸頗深。
“我們遞交各種補貼表格沒幾天,2800多萬元的電費、交通費等各種補貼就到位了。”九興鞋業行政主管吳昆說,政府做事真周到,從企業落地前的對接、到企業落地后的大小事務,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應。
懷邵衡鐵路通車,“縣縣通高速”、“鐵公機”一體化,便利的交通直達粵港澳、長三角,連通海內外,讓邵陽成為集聚引商“強磁場”。隆回縣三百運動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生良經常坐高鐵在隆回和東莞之間來回跑。他說:“邵陽現在的交通條件、園區條件都不錯,我有信心把家鄉隆回打造成全球有影響的高爾夫運動系列產品開發、生產、銷售基地。”
扎根故土共謀大發展
彩虹集團與欲勤光學科技簽約儀式
今年8月,由邵商投資的中電彩虹邵陽特種玻璃有限公司第二條G7.5蓋板玻璃生產線成功點火。2018年,邵陽經開區啟動了中國(邵陽)特種玻璃谷建設,規劃和實施了“中國特種玻璃谷”大型產業項目,圍繞下游產業規劃建設了8個產業基地,發展新型顯示功能材料產業集群。目前,已串起欲勤光學科技、湖南創億達、銘基高科、興悅科技等28家下游企業集群發展,燃爆邵陽產業再度騰飛的“新引擎”。
“中國特種玻璃谷”僅僅是邵陽特色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電飯煲、掃地機器人、吸塵器、空氣炸鍋、電烤爐、電烤箱、西式咖啡機……你能想像的智能家電,在邵陽經開區的拓浦精工都能找到樣品。
拓浦精工智能制造(邵陽)有限公司由邵商顧斌等創辦,已建成國內首條可批量生產的廚電工業4.0柔性生產線,年產廚電500萬臺,填補了省內高端廚電產品整裝生產的空白。產品成功打入日韓、歐美市場,“內循環”也突飛猛進,今年產值可達6億。
邵商是邵陽的魅力,邵陽是邵商的根。近年來,廣大邵商在“回家鄉建故鄉”親情感召下,鄉情愈加熾熱,他們回歸家鄉,扎根故土,建園區、辦企業,你追我趕,樂此不疲。
深圳邵陽商會副會長鄧力暉投資26億元,在新邵經開區建起了湘中匯商硅谷產業園,成功引進阿里巴巴跨境電商平臺“橙品牌”入駐,吸引了高端電子、高端皮草、機械制造、精密五金等行業30家企業入園。
“人要落葉歸根,業要回邵發展”。鄒格兵創辦湖南慕容時尚家居有限公司,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制造業與互聯網統籌發展,為傳統家居(沙發)制造業集約經營、智能化制造樹立樣板;周勝強回到邵東創建湖南銳科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動邵東五金工具等領域的智能化轉型,讓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到傳統制造領域。
邵商扎根故土創業創新,為加速邵陽產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注入新動能,在提升邵陽產業發展質量和競爭力的同時,自身也實現從“速度領跑”向“質量領先”的蝶變。
邵陽陽光發品有限公司自落戶園區后,實現發展大提速,由傳統代加工業務向自主創新品牌邁進,2018年,企業在南非建有5個品牌自營點,2019年度,公司實現銷售出口創匯5100萬美元,同比上升10%。亞洲富士電梯股份有限公司建成機器人智能生產線,電梯部件里的層門板、轎廂圍板標準成品,全部實現機器人進行精密加工,技術含量和品質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責編:周玉意
來源:法制周報